珠式粉碎機是一種利用研磨珠與物料的高頻作用實現超細粉碎的設備,廣泛應用于涂料、油墨、生物醫藥等領域,能將物料顆粒細化至微米甚至納米級(可達 1-50μm),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機械力與物料的相互作用實現顆粒破碎。?
設備的核心工作腔由不銹鋼或陶瓷制成,內部填充一定量的研磨珠(直徑 0.1-5mm,材質可選氧化鋯、玻璃或鋼珠)。當電機驅動攪拌軸高速旋轉(轉速通常為 1000-3000r/min)時,攪拌軸上的分散盤會帶動研磨珠做不規則運動,產生三種主要作用力:一是研磨珠之間的碰撞力,高速運動的研磨珠相互撞擊,將夾在中間的物料顆粒擊碎;二是剪切力,分散盤與工作腔內壁之間的研磨珠形成高速流動的珠群,對物料產生強烈的剪切作用,使顆粒被撕裂成更小的碎片;三是摩擦力,研磨珠與物料表面的持續摩擦,能進一步細化顆粒并打磨棱角,使顆粒分布更均勻。?
物料的粉碎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進料階段,待粉碎物料通過螺桿泵或氣動泵以穩定流量(根據設備型號,通常為 1-50L/h)送入工作腔,進料壓力需與工作腔內的壓力平衡(一般為 0.1-0.3MPa),避免物料回流。進入工作腔后,物料立即被研磨珠包裹,在攪拌軸的帶動下進入粉碎區,經歷碰撞、剪切和摩擦作用,大顆粒逐漸破碎。最后,粉碎后的物料通過分離篩網(篩網孔徑比研磨珠小 20%-30%)與研磨珠分離,從出料口排出,而研磨珠則留在工作腔內繼續參與粉碎循環。?

分離系統是確保設備連續運行的關鍵。篩網式分離依靠離心力使物料通過篩孔,研磨珠因體積較大被攔截,適用于研磨珠直徑≥0.5mm 的場景。縫隙式分離則通過攪拌軸與工作腔之間的環形縫隙實現分離,適合超細研磨珠(≤0.3mm),可避免篩網堵塞。
參數匹配對粉碎效果影響顯著。研磨珠的填充率需控制在工作腔容積的 70%-80%,過低會降低碰撞頻率,過高則會因珠群運動受阻導致粉碎效率下降。物料的固含量(質量分數)通常在 30%-60%,過高會使物料流動性變差,過低則會增加研磨珠之間的空撞,浪費能量。在鋰電池正極材料粉碎中,通過調整攪拌轉速至 2500r/min、選用 1mm 氧化鋯珠,可使磷酸鐵鋰顆粒的 D50(中位粒徑)穩定在 2μm,滿足電池高倍率性能的要求。?
珠式粉碎機的原理決定了其具有粉碎效率高(單 pass 粉碎比可達 10-100)、顆粒分布窄、可連續操作等優勢,成為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實現超細粉碎的核心設備。